"罗辑思维"的成功,,,,,,我今天就不讲了,,,,,,主要讲教训。。。。。。在整个运作过程中,,,,,,我们犯了很多错误,,,,,,有很多教训,,,,,,我甚至觉得教训比经验还多,,,,,,希望对大家做新媒体有一点点帮助。。。。。。
【教训之一:没想清楚就做APP】
在刚开始做"罗辑思维"时,,,,,,就提出来做APP,,,,,,当时好像不做这个就不叫移动互联网吧???????于是我们就投钱做了APP,,,,,,找了最好的团队去做这个事。。。。。。但是后来发现,,,,,,我们每往前走一步,,,,,,就越觉得我们根本不需要APP这个东西。。。。。。
为什么呢???????这其实是用户的决定。。。。。。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在微信上全部能完成,,,,,,没有理由再去下载一个APP。。。。。。有数据显示,,,,,,微信现在已经占据了大家使用手机时间的80%左右,,,,,,而绝大多数的APP,,,,,,即使下载后都很少打开。。。。。。
2012年我们去做这个的时候,,,,,,我觉得我们根本没有想清楚背后的产品逻辑,,,,,,所以做APP的投资算是"沉没成本"了。。。。。。我们唯一庆幸的,,,,,,当初决定除了做视频、APP以外,,,,,,还同时做微信公共账号。。。。。。从现在看来,,,,,,除了优酷的视频,,,,,,微信公共账号已经成为"罗辑思维"的另外一只腿。。。。。。
也许将来我们还有可能去做APP、做网站或者其他东西,,,,,,但我们绝对不会仅仅是把"罗辑思维"脱口秀的内容直接搬到APP上面。。。。。。很多传统媒体去做APP之所以失败,,,,,,就是简单地将报纸或杂志上的内容直接搬到APP上去。。。。。。用户为什么要关注它呢???????没有理由!
【教训之二:不理解合作平台的逻辑】
自媒体有很多的平台,,,,,,比如说百度、腾讯、搜狐等都有平台。。。。。。我觉得这些平台都已经很大、很成熟了。。。。。。我不认为依附那些平台有什么可耻的,,,,,,但是,,,,,,你永远不要只跟某一家平台去绑定。。。。。。
第二个教训跟平台有关系。。。。。。我们在跟平台合作时发现,,,,,,因为你不是平台的"亲生儿子",,,,,,所以对你不闻不问。。。。。。它能给你一些支持,,,,,,那也是因为你带给了他价值。。。。。。我觉得这个不要嫉妒,,,,,,要有感恩的心,,,,,,要感谢平台给我们支持和鼓励。。。。。。有一段,,,,,,我们感觉我们自己已经做得OK了,,,,,,我们在视频里面放广告,,,,,,这个事情突然就变得严重了。。。。。。因为跟我们合作的是内容部门,,,,,,但在平台更强势的是商务广告部门,,,,,,这样做其实是触犯了他们的利益,,,,,,这导致合作要暂缓、暂停。。。。。。
后来我们讨论,,,,,,我们要不要离开这个平台,,,,,,去和其它平台合作。。。。。。但你会发现,,,,,,其实所有平台都是一样的--我们先不要问平台能给你带来什么价值,,,,,,要先问你能为这个平台带来什么价值???????
后来合作时就发现,,,,,,每当我们很努力地为平台创造价值的时候,,,,,,平台就会给我们更多。。。。。。如果我老想从平台拿到我超乎寻常的价值,,,,,,结果就是双方都会很不舒服。。。。。。要充分理解这个平台的逻辑,,,,,,所以我们变成一个对平台非常配合的自媒体,,,,,,平台也越来越支持凯时娱乐发展。。。。。。
【教训之三:患上"第二产品综合症"】
"罗辑思维"做到第六个月的时候,,,,,,我们觉得自己懂了,,,,,,可以迅速复制经验去做另外一个产品了。。。。。。其实你会发现,,,,,,它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你的想象,,,,,,它包括对人的理解、对产品的理解。。。。。。
"罗辑思维"其实就是一个产品,,,,,,而产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。。。。。。尤其是围绕人来构建一个产品,,,,,,其实真的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事情。。。。。。我们还是挺笨的,,,,,,我们没有打造一个完全不依赖于人的产品。。。。。。我们不要一下子做很多事情,,,,,,而是尽可能在一个事情上多琢磨一点。。。。。。
【教训之四:要自由,,,,,,不要捆绑】
"罗辑思维"开始是一个明星和一个经纪人的模式。。。。。。这个模式是工业时代的模式,,,,,,它有很多的问题,,,,,,其实是在彼此捆绑,,,,,,希望用一种契约的方式,,,,,,本质上有一种不安全感的东西。。。。。。明星和经纪人互相抛弃的现象很常见--如果明星不够努力,,,,,,会被经纪人抛弃;;;;;;如果明星太努力,,,,,,会把经纪人抛弃。。。。。。老实说,,,,,,我们已经开始有了新的合作模式。。。。。。
"罗辑思维"一直在讲自由人的自由联合。。。。。。只有大家觉得自由的时候,,,,,,彼此间的连接才牢固;;;;;;如果大家觉得不自由,,,,,,就没有安全感,,,,,,彼此连接就会变得很脆弱。。。。。。
【教训之五:妄念太多】
做"罗辑思维"时,,,,,,老吴(指吴声)、老罗(指罗振宇)和我在一起时,,,,,,会发现三个"最强大脑"会不断蹦出太多新的想法,,,,,,我们可以怎么样,,,,,,也可以那么样,,,,,,但其实你的人力、物力,,,,,,你的资源分配,,,,,,都会决定了你能做多少的事情。。。。。。
前一段我真的觉得我们妄念太多,,,,,,太想得到一些东西,,,,,,结果你就会发现,,,,,,那个是不对的。。。。。。我前一阵有特别强的焦虑,,,,,,因为我就老觉得我们要做很多的事情,,,,,,当我们做很多事情,,,,,,你已经在超越自己的能力,,,,,,那是不对的。。。。。。应该回到我们初心,,,,,,到底用户需要我们是什么???????所以最近我们在做减法,,,,,,要消除这些妄念,,,,,,尽可能让自己心安下来。。。。。。
你得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???????知止而后定,,,,,,知道定的人才会安,,,,,,知道安的人才能静,,,,,,静了以后才能思考,,,,,,思考以后才能有所得。。。。。。
【总结:做出一针捅破天的东西】
从商业逻辑来说,,,,,,我们就是做出一个东西,,,,,,可以抵你做所有的事情,,,,,,一个事情上就可以长出所有的事情。。。。。。"罗辑思维"要做的是一针捅破天的东西,,,,,,或者是一剑封喉的东西。。。。。。
创业者不自觉地追求不确定性,,,,,,觉得自己做的东西有无限可能,,,,,,但对投资人来说,,,,,,你的商业逻辑一定是确定性的。。。。。。你越有无限可能时,,,,,,他越要问你最有可能实现的是哪个???????
你发现互联网的逻辑看似很奇怪,,,,,,比如腾讯做社交产品可能不赚钱,,,,,,它赚钱的都是其它的事情,,,,,,但是它如果不做社交这个东西,,,,,,其它的东西就挣不到钱。。。。。。我们想做一个社群,,,,,,你问这个社群要干嘛呢???????我也不知道。。。。。。我想QQ也不会知道它今天要做的事情。。。。。。
过早想商业化其实就是妄念--你越想挣钱,,,,,,挣的都是短期的钱,,,,,,都是现在的钱。。。。。。其实还是要找一针捅破天的那个东西,,,,,,我们还在找,,,,,,这个过程挺痛苦。。。。。。